当前位置

首页>文化嵩山>历史和人物> 寇谦之

寇谦之

  “为师遁迹嵩山三十年,空山孤月,三重石楼,精研我教,修身养性。此番出山入世,必将使我道横空出世,冠绝天下。”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(公元415年)初夏的一个早晨,嵩山太室山三重石楼前,时年50岁的寇谦之身背包裹,精神爽朗,踌躇满志,面带微笑与众弟子告别,赶赴北魏首都平城(今山西省大同市),将历时三十载呕心沥血著作的新天师道教义献于太武帝(北魏太武帝拓跋焘)。

  以东汉天师道为主的中国道教,历经魏、晋和北魏之初,其教理教义和教团的存在与发展,一直处于分散状态,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。寇谦之潜心隐居嵩山修道,历时三十年,为适应历史潮流,他对天师道进行了彻头彻尾的整治与改革,使道教摆脱了原始宗教粗陋浅薄的风貌,从而登上了历史政治的舞台,得到了统治者的信赖,寇谦之遂成为一代宗师。

  入道嵩山

  寇谦之,字辅真,冯翊万年(今陕西临潼)人,生长在一个官宦家庭,他少成天性,胸怀大志,素好仙道,有绝俗之心;他从家中仅有的道器、道书以及搜求学得的道术中,寻得了无限乐趣。某日,在帮工成公兴帮助下,寇谦之成功计算出了《周脾算经》演算日、月和五大行星运行规程,便拜成公兴为师。成公兴对寇谦之说:“你如有意学道,当隐遁嵩山。嵩山居五岳之中,自汉武帝封禅中岳之后,中岳成为仙人道士的修炼之地。”寇谦之随成公兴前往嵩山,在三鹤峰下选定一个三重石室,成公兴自居第一重石室,寇谦之居第二重石室,第三重石室存放两人的衣物。三重石室也称石楼。登封市嵩山文化研究会理事孙宏欣介绍,到三鹤峰要经过嵩树洼、二仙洞(叔齐伯夷隐居处),人迹罕至,没有向导,即使当地人也很难找到。

  七年后成公兴逝世。寇谦之开始广收弟子,扩充信徒,讲经施术,弘扬道教。成公兴弥留之际的谆谆教诲,使寇谦之痛彻大悟。为此他自编自导自演了天神降授的畅想曲。

  我权神授

  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(公元415年),寇谦之称,太上老君降临嵩山,亲切召见了他。太上老君说自从张道陵以后,人间修道者群龙无首,一盘散沙,唯有嵩山寇谦之“立身直理,行合自然,堪处师位。所以特别下凡,授寇谦之天师之位,赐《云中音诵新科之诫》”。太上老君在此,诸神退位,从此寇谦之以“天师”身份宣扬道教,着手整顿“天师道”,推行“兼修儒教,佐国扶命”,臣忠子孝、夫信妇贞,兄敬弟顺,安贫乐贱,信守五常,使天师道以新的面貌在世间传播。不久寇谦之故伎重演,假称太上老君之玄孙李谱文降临嵩岳,面授他为太真太室九州真师,治鬼师,治民师,统领人鬼之政,并授以《箓图真经》60卷。

  《释老志》所记寇谦之的两次“神遇”,不过是寇谦之有意编造出来的假话,却为道教登上政治舞台打下了基础。

  借梯上楼

  长途跋涉北上北魏都城,寇谦之几经周折找到了太武帝的左光禄大夫、著名大儒白马公崔浩。太武帝即位后,崔浩意欲借助寇谦之的道教,拉拢太武帝;借助皇权,实行汉化主张。于是,崔浩上书极力推荐寇谦之。先赞太武帝圣德清明,再捧寇谦之如神如仙。太武帝十分高兴,立刻派人将“天师”寇谦之接到宫中,并派人奉皇帛、牺牲,南下祭祀嵩山,还将寇谦之在嵩山的弟子接到平城。于是“天师”“帝师”,一起拥来。

  登封市史志办公室主任吕宏军认为,寇谦之离开嵩山投奔北魏,主要是因为拓跋焘在登基之前被封为“太平王”,这也正是寇谦之梦寐以求的政治理想。“正是因为太平王即位称帝,才激发了谦之下山实现自己政教理想的愿望。”

  指点江山

  寇谦之在宫中辟谷不食,精神奕奕;讲经论道,施术弘教,深得皇帝敬重。考虑到大魏治国必须用儒学,而自己幼不好儒,成为缺陷;寇谦之请教大儒崔浩急需应用。崔、寇二人用儒道治国的方略,在朝中逐渐得到了落实。

  为了取得皇帝的信任,寇谦之积极参加北魏的军事行动。始光二年(公元425年),西伐大夏,寇谦之在宫中大作法事,祈祷胜利。后对太武帝说:“此战必克,陛下以武应天运,当以兵定九州,后文先武,以成太平真君。”

  太武帝大悦,御驾亲征,大获全胜,凯旋。寇谦之终于在大魏站稳了脚跟,实现了“国师”之梦。

  推行新道

  改革后的新天师道,在北魏蓬勃发展,如火如荼。

  太武帝崇奉天师,显扬新法,并下诏给寇谦之及其弟子授予高官显爵,对寇谦之处以方外之礼,让“天师及其弟子,并列在王公之上,不听称臣”。

  不久,太武帝为寇谦之师徒在京城东南(象征嵩山)修建了五层高的道坛,遵其新经之制,取名“玄都坛”。住道士一百二十人,朝廷供给衣食。道士、道徒每日“斋肃祈请,六时礼拜”,每月举行一次“厨会”,有数千人参加,费用由国家供给。

  太延六年(公元440年),太武帝根据寇谦之的建议,改元“太平真君”,后又应寇谦之所请,亲自至道坛受符箓。自此,北魏历代皇帝即位时,都至道坛受符箓,成为一种法制,依此作为鲜卑拓跋部统治汉族的一种依据。如文成帝拓跋濬于兴光元年(公元454年),“至道坛,登受图箓”。献文帝拓跋弘于天安元年(公元466年),“幸道坛,亲受符箓”。

  走下神坛

  盛极则衰。寇谦之以太武帝名义修建静轮天宫,“高不闻鸡鸣狗吠之声,欲上与天神交接。”结果功役万计,终年不成,朝野不平。皇太子党痛斥寇谦之“劳民伤财,祸国殃民。”

  公元448年,寇谦之在尚未完工的静轮天宫里悄悄仙去了,享年八十三岁。

  公元450年,太武帝下令拆除静轮天宫。公元491年,道坛由城南迁至南郊。

  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六年(公元555年),文宣帝下令废除道教,于是齐境无道士,寇谦之的新天师道教集团,至此便烟消云散。

  魂归嵩山

  关于寇谦之在嵩山的记载,在嵩山脚下的崇福宫内,有一块“寇谦之传”碑。在中岳庙内,有一块“中岳嵩高灵庙之碑”,据中岳庙管理人员介绍,1942年日军入侵登封后,“中岳嵩高灵庙之碑”遭到惨重破坏,后来又复制了一块新碑。

  寇谦之逝世后尸骨埋葬何处。据《说嵩》之《寇天师传》记载:九年正月七日,(寇谦之)谓弟子曰:“吾昨梦成公兴召我于中岳仙宫。”五月二十五,果羽化。有青气若烟出口中,至天半乃消。其体渐消。识者谓尸解。降年八十四。至七月十五,东都沈采药于嵩岳顶,见天师身披银色,光明如日,由是知为仙人。